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科特色>>中医药特色

一. 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23-08-286689 次浏览

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疾病医学正在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关注的对象已从单纯“已病”人群向“未病”人群转移。中医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健康长寿的锦囊。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在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强调了 “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他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主要体现于《金匮要略》一书中,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 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目前临床中所说的未病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没有病,健康正常,此时的“治未病”为预防以养生;其二 是各种潜在的病情和病机,病而未发,此时“治未病”为有病而早治;其三是指疾病发展还未到危重阶段,此时“治未病”为已病防危。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体现了对疾病的预防观,中医药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养生保健思想能与现代医学“防病”体系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新体系和新模式。“体质三级预防学说”,是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为中医从人群角度预防疾病提供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建立中医体质三级预防体系,实践了中医“治未病”思想。重点开展对三种特殊人群的疾病预防,根据当前重大及难治性疾病病种,结合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预防应从亚健康人群、某些疾病高危人群、老年人群这三个人群入手,建立中医“治未病”的诊疗评估体系。

中医治“未病”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是:第一,养精调神。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第二,顺应天时。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会产生影响,中医强调人们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第三,合理饮食。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第四,强身健体。运则立,动则健。第五,科学用药。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随着中医“治未病”的开展,中医药服务将由医疗为主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服务网络将由单一的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为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两大体系。共同探明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挥特色和优势、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等问题,致力推进重大理论、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等创新,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 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早在原始社会,“构木为巢”,“燧火取食”,“神农尝百草”这些原始而简单的方法,便是人类预防思想最早、最原始的体现。到了周及春秋时代, 未病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萌芽。《内经》对“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做了 全面而深入的阐述,首次提出“治未病”一词并强调防重于治的理论。《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著名的既病防变的思想。唐孙思邈 对治未病思想也非常的重视,并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于无事之前,不迫于即逝之后。”还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 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在唐代,中医“治未病”理论已逐步发展成熟。以后历代,“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一脉相承,且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清 天士提出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也”,龚廷贤提出的“病家十要”中第三要“宜早治,始则容易履霜不谨,坚冰而至”这些都闪烁着古人治未病思想的智慧,也体 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独到思想。